1. 首页 > 小常识

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

  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是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而皇宫在古代又属于禁地,一般外人不得进入,所以叫紫禁城,故就是过去的意思,故宫是明成祖以南京故宫为蓝本所建造的皇宫,朱棣夺得皇位之后,迁都北京,从此之后叫作故宫,此后,故宫就成了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的。

  那么关于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以及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故事,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文化,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简介,北京故宫的历史渊源,北京故宫起源于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

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

  北京故宫的由来和历史是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而皇宫在古代又属于禁地,一般外人不得进入,所以叫紫禁城,故就是过去的意思,故宫是明成祖以南京故宫为蓝本所建造的皇宫,朱棣夺得皇位之后,迁都北京,从此之后叫作故宫,此后,故宫就成了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的。

  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而皇宫在古代又属于禁地,一般外人不得进入,所以叫紫禁城,故就是过去的意思,故宫是明成祖以南京故宫为蓝本所建造的皇宫,朱棣夺得皇位之后,迁都北京,从此之后叫作故宫,此后,故宫就成了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内廷和外朝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三宫,是皇帝与皇后居住的地方,它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虽然故宫是一座过去时代的宫殿,不再发挥皇家宫殿的职能,反而变得平易近人。

北京故宫简介和历史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

  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的历史:

  1、 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

  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

  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

  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2、 建造过程: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

  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

  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

  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

  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

  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

  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

  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

  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

  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3、 明朝时期: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

  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

  复建工程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工。

  在明朝,乾清宫是皇帝的主要寝宫,也是主要政治活动场所。

  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

  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

  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4、 清朝时期: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军在山海关击败。

  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紫禁城被清军接管。

  同年十月,清世祖顺治帝迁都北京。

  十月初一,顺治帝在太和门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

  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清朝入关之后,依照明朝的旧例,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将乾清宫作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主要场地。

  雍正帝即位之后,开始移居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起初,它并不是皇帝的寝宫。

  清康熙时期,内务府在此设置专为皇室造办宫廷活计的诸多作坊,称养心殿造办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即位的雍正皇帝并没有搬到乃父的寝宫乾清宫去住,而是将西侧遵义门内暂时用作为父守孝之苫次的养心殿辟为皇帝寝宫。

  从此,养心殿开始成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处理地点,此后军机处设立之后办公地点也在养心殿附近。

  乾隆帝即位之后,对养心殿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

  从雍正帝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

  一直到宣统帝被赶出紫禁城。

  咸丰帝在位时期,也曾把长春宫与前面的启祥宫(即现在的太极殿)打通,连为一体,咸丰去世后,慈禧也曾在这里居住,一人独享两宫。

  西六宫到了晚清的时候,慈禧开始改造某些宫殿。

  因此,西六宫中有四个宫都留下了慈禧的足迹[6]。

  咸丰帝死后,慈安和慈禧早期垂帘听政时,都曾居住在长春宫,同治十年(1871年),慈安从长春宫搬回钟粹宫居住,长春宫便成为慈禧太后一人独享的宫院。

  太极殿原来也只是二进院落,咸丰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5、 民国时期: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

  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旧等条款。

  所以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分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恩德,积极扶持,溥仪退位后,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原来的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

  在皇宫紫禁城内生活期间,溥仪仍旧发布上谕,仍用宣统年号纪年,遗老遗少仍行跪拜大礼。

  宫内依然还保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

  遂使当时的紫禁城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1917年7月1日,徐州军阀张勋拥立清逊帝溥仪复辟。

  为了让张勋投降,段祺瑞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其中包括命令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师生加入战斗,用飞机轰炸紫禁城。

  在紫禁城内投下三枚小炸弹,以示警告。

  飞机距紫禁城的高度只有300米,超低空飞行。

  炸到了紫禁城东六宫当中的延禧宫,使当时的建筑轻度损坏。

  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

  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

  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塌,垃圾成山。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6、 现代状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

  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50万件(套)。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21世纪以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可见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2013年8月15日,寿康宫在进行原状陈列后,也正式展出。

  而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在2015年5月31日开馆。

  而按照2015年规模,到2020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76%。

  紫禁城正在进行文物古迹修缮、环境整治、扩大陈列展览的开放区域。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

  2015年10月11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对观众开放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等新的区域,使故宫的开放面积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

  2016年2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由故宫博物院主办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

  2016年4月12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的开放面积再增11%,达76%,并开放多种形式的新展览。

  同时,洛阳牡丹与故宫博物院牡丹题材文物联展在故宫开幕。

  有1.2万盆从洛阳抵京的牡丹被分散布置于慈宁宫花园、乾清门广场、慈宁宫、寿康宫、永康左门—右门、隆宗门外等区域,重现了清代紫禁城牡丹花开盛况。

  2018年5月24日,故宫博物院决定自2018年6月开始实行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此外,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试行分时段售票。

  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2019年3月4日,故宫公布了2019年下半年展览计划。

  2019年9月21日至10月1日,据故宫博物院消息,根据工作需要和安排,故宫博物院暂停对社会开放。

  2019年10月2日,故宫休整11天后开门迎客,3日至5日门票售罄。

  2021年11月1日起,故宫博物院门票预售期由10天调整为7天,其他购票规则不变。

  广大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售票网站、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微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等实名预约购票。

  2021年12月,故宫等已落实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免费参观的规定。

  北京的简介:

  北京(Beijing),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

  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

  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

  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

  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比2014年增长6.9%。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即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名字由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

  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历史沿革: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

  又封尧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

  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

  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

  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

  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

  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

  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4]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

  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

  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

  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

  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代时,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

  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

  元朝时的北京称为元大都。

  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

  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

  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

  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战争后,由于蒋介石不重视北方边防,把首都迁到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正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实现对北京的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自然资源: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蓟运河水系。

  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

  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

  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201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3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4%。

  其中,生活用水14.5亿立方米,增长4.3%;工业用水5.6亿立方米,下降3.4%;农业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3.2%。

  [6]

  矿产资源:

  2013年北京已发现的矿种共67种,矿床、矿点产地476处,列入国家储量表的矿种4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11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5种。

  共有产地300处,其中黑色金属产地49处,有色金属产地3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产地43处,化工原料非金属产地6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产地75处,煤炭产地30处。

  植物资源:

  北京市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

  大部分平原地区已成为农田和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洼生植被,但多数洼地已被开辟为鱼塘,在搁荒地及田埂、路旁多杂草;湖泊,水塘中发育着沉水和浮叶的水生植被。

  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栎林、油松林和侧柏林。

  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盖率增大,其下部以辽东栎林为主,海拔1000米至1800~2000米,桦树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坏严重的地段,为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属占优势的灌丛。

  海拔1800~1900米以上的山顶生长着山地杂类草草甸。

  动物资源:

  北京地区的动物区系有属于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的区系成分,也有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的动物区系成分,故北京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截至2009年,此动物区系中有兽类约40种,鸟类约22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0种。

  区域文化: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

  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传统建筑: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皇家建筑: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四合院和胡同: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

  庙宇:

  北京现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等。

  道教的白云观等。

  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等。

  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

  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元、明、清时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千米。

  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后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北京城池: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

  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

  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

  京剧:

  京剧是中国国粹。

  京剧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