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全诗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全诗?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的。关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全诗以及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全诗书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哪首诗,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谁的诗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上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全诗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全诗

  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

  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全文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

  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

  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

  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

  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

  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

  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

  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

  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

  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

  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哪首词,能把整篇词给我吗??

  一、出处

  【作者】苏轼 【朝代】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二、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二、作品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