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首诗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首诗?是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关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首诗以及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里,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什么意思,欲将心事付琴瑶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作者是谁,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下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首诗
是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
词的上阕写深夜梦回的压抑心情。
寒蛩的鸣叫,蒙胧的月色;梦回三更,独绕阶行。
时间、景色、环境、行动。
含蓄曲折、情景交融。
三更不寐、绕阶独行,以及隔帘望空中朦胧月色,可以看出他壮志难伸的孤愤之情。
下阕写壮志受阻,首句直伸心志。
二三句以旧山松竹老喻故乡中原盼归人老和作者急欲杀回故乡,收复中原的心情。
作者用曲折含蓄之笔,顿挫出之。
欲将三句,以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比喻,抒写抗金主张。
曲高和寡的郁闷、忧愤心情。
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比喻蕴蓄、情景交织,有很高的艺术境地。
原文
岳飞 〔宋代〕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
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鸣叫声将我从遥远的梦境中惊醒,已是三更时分。
起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
四周静悄悄没有人声,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未老已白头。
家乡的山上松竹已长大变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
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创作背景
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
但宋高宗赵构及朝内主和派对其大加干涉和阻挠,迫害主战派。
多人被罢免和杀害,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
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均写于词中。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欲把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哪一首词?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赏析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
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找,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诗第一首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看来,似乎有些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欲将三句,用比兴含蓄的笔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近些年来,有人评论古典诗词,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高下,于是或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词情调高昂激壮。
我认为,评论事物,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是粗犷叫嚣绝不能算是高昂,而情调低沉的作品也不见得就是消极。
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所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过因为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况且作词与作散文的方法不同,作词常是要用比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者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以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之,这也正是运用词体之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者)。
评赏词者应当懂得这个道理。
我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即此意也。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