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
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是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的。关于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以及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舒婷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致橡树,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意思,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300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
是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的。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地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
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言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
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
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
致橡树的爱情观是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第一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表达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冷漠浓荫下,独自唱那单恋的痴曲。
第二节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说明木棉偏要打破爱情中只提倡为对方牺牲的藩篱,鲜明的表示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必须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表明了恋人之间的并肩携手,心心相印。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提出了现代女性所应有的爱情观。
那就是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都以树的形象出现。
心心相印,互敬互爱,志同道合。
第三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表明恋人要同甘苦,共患难。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想要表达爱情的坚贞不仅表现在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达到外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的结合,而要更进一步,把对方的工作岗位,信念和理想也纳入自己的爱情怀抱。
站在同一阵地,有着同一种生活信念。
《致橡树》
这是诗人舒婷在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在全诗中作者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了否定。
并且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爱情观。
正确的爱情观,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基础上的相爱,不是一方依靠另一方。
其中作者将自己比作木棉,自己必须以树的形象和爱人站在一起。
直到今天,我认为这种爱情观依旧值得很多人学习。
在爱情中,只有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够平等地去享受爱情的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