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是一级的。关于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以及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2022,现在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2021,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世界地球日最早出现在哪一年,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园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几级保护动物

  是一级的。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仅有二个亚种。

  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进化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

  《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Armand David [29] 1826.9.7-1900.11.10),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

  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

  它的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

  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命名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

  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凉山彝族叫峨曲。

  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

  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

  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

  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

  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给大熊猫取正式的名字,有相对完善的规则和要求,基本都要求在名字中体现与其族群的联系,以便在相关科研过程中追踪、辨识。

发现

  宝兴县位于中国四川西北部的雅安市,该地山峦重叠、溪泉甘美、树木参天,四季景色宜人。

  处于盆地向高原高山的过度地带。

  蕴藏着全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珍禽异兽。

  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中国居住期间,得知四川宝兴一带动物种类很多,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

  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

  戴维异常激动,他估计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

  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

  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

  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

  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明的生活。

  明在1944年底去世。

  《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

  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英国人又通过外交途径,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到汶川进行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

  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萌态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

  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

  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

  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

  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是我国几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在IUCN红色名录的降级,体现了国际上对我国大熊猫保护成就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会放松或者减少对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视。

  在中国,涉及物种保护的两份官方文件分别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CITES附录)。

  在2021年2月刚刚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大熊猫仍是一级保护动物,即最高级别没有改变。

  同样,大熊猫也仍然在CITES附录I里没有改变。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