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

  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翰林院编修的主要职责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的。关于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以及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翰林院编修是几品官,翰林院编修是几品官职,翰林编修是几品官,翰林院编撰几品等问题,子健常识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

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

  翰林院编修的主要职责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

  相对于翰林院最高层的学士、侍读等官职,编修一职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

  翰林院:相当于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

  古代的翰林院是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各个皇朝的翰林院的组织机构和作用大同小异。

  而翰林本身,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

   在清朝,翰林院编修官职为正七品。

  该官职主要配置于储备人才功能的翰林院,所属工作为典簿记载,其上有学士、侍读等官职,另有典簿从官。

翰林院官职品级是什么?

  翰林院官职品级是正七品。

  在清朝,翰林院编修官职品等为正七品。

  该官职主要配置于储备人才功能的翰林院,所属工作为典簿记载,其上有学士、侍读等官职,另有典簿从官。

  但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翰林院编修,一般来说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后,由榜眼、探花授编修。

  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品级为正七品。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翰林供奉主要是培养人才,相当于实习生的位置。

  翰林院的主要影响

  清代共有6472人得入翰林,形成了庞大的翰林群体,对清朝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到了清朝末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科举制度日显腐朽落后。

  西学东渐,翰林中也出现了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以救亡图强的声音。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沈葆祯等都是翰林出身。

  清朝灭亡后,遗留下来的翰林群体依然活跃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经济的舞台上。

  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北洋总统徐世昌,民族实业家张謇,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书法家谭延闿,外交总长颜惠庆,书法家潘龄皋俱是翰林中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