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

  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刘协历史上称为汉献帝的。关于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以及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是什么,董卓创立的刘协史称,三国时期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董卓与刘协的关系等问题,子健常识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

董卓为什么立刘协为帝

  刘协历史上称为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

  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

董卓进京后为何改立更加聪明的刘协成为皇帝?

  无他,就是权力的斗争。

  按理说,董卓想专权,应该立昏庸的皇帝,为何立聪明的刘协为帝呢?得看当时的时代背景,董卓是外臣,带着三千兵马进入京城长安,当时的皇帝是16岁的刘辨,通过交谈,董卓发现9岁的陈留王刘协能言善道,而16岁的皇帝刘辨却言词不清,支支吾吾,于是董卓决定废刘辨而立刘协为帝。

  董卓一个外臣,在朝中无权无势,凭什么敢废立皇帝?正因为董卓是外臣,所以进入京城长安后,想掌控朝政,怎么掌控呢?首先董卓在军事上采取行动,董卓带入京城的部队不过三千人,先是制造假象,让部队重复进城,造成军队人数很多的假象,然后联合对车骑将军何苗不满的原何进部下吴匡一起诛杀何苗,成功掌控了何进和何苗的部队。

  然后引诱吕布刺杀丁原,接收了丁原的全部京城防卫部队,原大将军何进、原车骑将军何苗、原执金吾(掌管京城卫戍部队北军的军官)丁原再加上董卓自已的西凉军,此时董卓已经掌控了京城所有的部队,军事上获得了成功。

  军事上的成功才有政治上专权的可能,董卓开始谋求政治权益,先是自任司空,然后通过废立皇帝掌握朝政。

  东汉历来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只要刘辨还是皇帝,何太后还是太后,那么何太后与皇帝刘辨为了争权,势必会再立自已的亲戚,也就是外戚当官,虽然何进、何苗死了,但只要何太后与皇帝刘辨在任一天,何太后与皇帝刘辨这一方的亲戚就会有进朝当官的可能,也就有了分权董卓的可能性,从董卓来看,是不能容忍的,如何斩断这个威胁,只有废立新帝,这与刘协是否聪明无关。

  而且刘协已是孤儿,母亲已死,没有依靠,立刘协为帝,刘协唯一的依靠就是董卓,然后董卓再把自已的孙女或族人嫁给刘协,那么董卓自已就是外戚,再通过控制皇帝掌握朝政,历代权臣就是这么干的,像霍光、梁翼等权臣都是这么干的,董卓也是采用这种手段。

  废立皇帝后 ,董卓又趁机杀死了何太后与刘辨,斩断了其它势力通过复辟刘辨重新掌权的可能。

  至此,董卓完全掌权。

  这就是权力的斗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