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

  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是乒乓球是英国发明的。

  那么关于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以及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比赛,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拍,乒乓球哪一个国家发明的,乒乓球 是哪个国家发明的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

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

  哪个国家发明了乒乓球是乒乓球是英国发明的。19世纪末,网球在欧洲盛行起来,但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有些人就把网球转移到室内,用餐桌和书本分别作为球台和球网。1890年,几位军官发现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很刺激;后来用实心橡胶代替了实心球;再后来改为空心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运动,因此乒乓球就诞生了的。

  乒乓球是英国发明的。

  19世纪末,网球在欧洲盛行起来,但是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有些人就把网球转移到室内,用餐桌和书本分别作为球台和球网。

  1890年,几位军官发现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很刺激;后来用实心橡胶代替了实心球;再后来改为空心塑料球,并且用木板代替网拍。

  在桌子上进行这种运动,因此,乒乓球就诞生了。

  乒乓球,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同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等数种;2001年9月1日前以21分为一局,现以11分为一局;采用三局两胜,五局三胜,七局四胜。

  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橙色,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

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英国。

  乒乓球(tabletennis),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Pong的声音而得名。

  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中国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同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组织机构设有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亚洲乒乓球联盟、中国乒乓球协会。

  一、发展历程

  1、乒乓球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

  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

  最初,Table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2、乒乓球变革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球弹出后速度慢、力量小,没有什么旋转技巧,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球在两者之间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

  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

  孰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绊,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

  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

  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

  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

  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

  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

  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

  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

  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

  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

  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

  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

  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

  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

  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

  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

  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

  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

  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

  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中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已拥有186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1982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推动了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小球变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

  2017年6月9日,国际乒联官网宣布,乒乓球混双将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透露,国际奥委会将在洛桑举行执行委员会将召开会议决定是否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增设混双项目,而如今国际乒联官网公布,东京奥运会将设立乒乓球混双项目,这个决定无论对于中国军团还是东道主日本都是一个利好消息,毕竟中日都有实力争夺这枚金牌。

  二、发展阶段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26年至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在这期间,规则的改变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如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球从软球改为硬球。

  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的那卡尔式发球。

  第二阶段

  1952年至1959年,日本乒乓球震动世界乒坛。

  第三阶段

  1959年至1969年,中国乒乓球队崛起,朝鲜乒乓球队崭露头角。

  第四阶段

  1971年至1979年,欧洲队复兴,中国乒乓球队重整旗鼓。

  第五阶段

  1981年至1988年,中国乒乓球队攀上世界高峰,演变成中国乒乓球队对垒世界各国队的局面。

  第六阶段

  1991年以后,世界各国乒乓球队对垒中国乒乓球队,成绩卓著,欧洲队领先5~6年。

  中国乒乓球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三、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硬件场地

  (一)场地设施

  1、比赛区域

  包括可容纳4张或8张球台(视竞赛方法而定)的标准尺寸(8米宽、16米长、天花板高度不得低于4米)的正式比赛场地、比赛区域还应包括比赛球台旁的通道、电子显示器、运动员、教练员座席、竞赛官员区域(技术代表、裁判长、仲裁等)、摄影记者区域、电视摄像区域以及颁奖区域等所需要的面积。

  2、灯光

  奥运会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为1500~2500克斯。

  3、地面

  地面应为木制或经国际乒联批准的品牌和种类的可移动塑胶地板。

  地板具有弹性,没有其它体育项目的标线和标识。

  地板的颜色不能太浅或反光强烈,可为红色或深红色;不能过量使用油或蜡,以避免打滑。

  4、温度

  馆内比赛区域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内,温度为20~25℃左右,或低于室外温度5℃。

  (二)器材规格

  1、乒乓球台

  场地规格赛区应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

  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

  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

  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两台电子计分牌,决赛时使用四台。

  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

  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

  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

  器材规格球台——高76厘米、长2.74米、宽1.525米,颜色为墨绿色或蓝色。

  球网——高15.25厘米、台外突出部分长15.25厘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

  球——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硬球。

  挡板——高0.75米、宽1.4或2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

  所有器材均由国际乒联特别批准和指定。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包括训练设施均必须采用相同牌号的器材。

  2、球拍类型

  (1)正胶海绵拍

  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

  它弹性好,击球稳且速度快,略带下沉的感觉,适合近台快攻型的球员使用。

  如果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2)生胶海绵拍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

  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中台选手使用。

  (3)反胶海绵拍

  反胶就是粘贴时粗面向下、黏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全欧洲的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

  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所以打法以旋转为主的球员(如弧圈球、削球)必谙此道。

  当然,反胶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4)长胶海绵拍

  一般来说,高度超过1.5毫米的胶皮称为长胶。

  这种胶皮的胶粒很软,颗粒细长,支撑力小。

  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很差,主要依靠来球的强旋转或冲力大来增加回球的旋转度。

  由于长胶的性格特殊,不利于少儿掌握,而且会干扰球感,因此国家已经禁止少儿比赛使用长胶。

  初学者和技术不高的爱好者同样不适合用长胶!

  (5)防守型海绵拍

  用拍一般以削球为主,属于旋转型打法,故而横拍削球手多以反胶为主,反手则花样繁多。

  生产的球拍上,多标明有进攻、全面、防守等类型的分类标识,可供爱好者选择。

  初学者,不妨选用控球容易的低档球拍来矫正动作,待水平逐渐提高、形成稳定的打法后,再挑选针对性较强的中高档底板。

  中低档的球拍不一定就不好用,哪块球拍用顺手了,哪块就好用。

  (三)灯光要求

  奥运会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台的照明度是一样的。

  如果因电视转播等原因需要增加临时光源,该光源从天花板上方照下来的角度应大于75度。

  比赛区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比赛台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深颜色,观众席上的照明度应明显低于比赛区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户的自然光。

  (四)球的规格

  乒乓球,分为有缝和无缝两种工艺。

  小球变大球。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

  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乒乓球国际比赛将启用全新的、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用以替代沿用了123年的乒乓球制造原料——赛璐珞。

  2016年6月30日之前,赛璐珞和新材料两种乒乓球可以在市场上同时合法销售。

  2016年7月1日开始,赛璐珞球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四、乒乓球发球方式

  (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

  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中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

  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

  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

  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

  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

  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

  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

  拍触球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

  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

  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

  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

  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

  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