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是庚时不是一个时间,庚是十天干之一的。

  那么关于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以及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钟,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之间,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呢,庚时属于几点到几点,庚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

  庚时指的是几点到几点是庚时不是一个时间,庚是十天干之一。庚子:23至1点,辛丑:1至3点,壬寅:3至5点,癸卯:5至7点,甲辰:7至9点,乙巳:9至11点,丙午:11至13点,丁未:13至15点,戊申:15至17点,己酉:17至19点,庚戌:19至21点,辛亥:21至23点的。

  庚时不是一个时间,庚是十天干之一。

  庚子:23至1点,辛丑:1至3点,壬寅:3至5点,癸卯:5至7点,甲辰:7至9点,乙巳:9至11点,丙午:11至13点,丁未:13至15点,戊申:15至17点,己酉:17至19点,庚戌:19至21点,辛亥:21至23点。

  古代劳动人民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段叫作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劳动时间、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

  汉代将其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

  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

  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尔雅·释天》中讲,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月。

  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牛,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

庚时是几点?

  

  •   庚是十天干之一。

      古往今来,计时,均不用天干而是用地支。

  •   如: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

  •   而不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来计时。

  •   因此,这个庚时,是无法推断出什么时间的。

      也就是说,无法知道庚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