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有哪些是祭灶:汉族春节,一般是从祭灶开始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夜,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扫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日子叫扫尘日,就是年终进行大扫除;3、贴春联:贴春联、财神、窗花等,把家里的门窗都贴上,寓意明年过一个福气满满,幸福快乐的好日子的。
那么关于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有哪些以及中国汉族过年的年俗,汉族过年风俗有哪些,汉族过年的风俗有什么,汉族过年有哪些风俗?,汉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有哪些是祭灶:汉族春节,一般是从祭灶开始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夜,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扫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日子叫扫尘日,就是年终进行大扫除;3、贴春联:贴春联、财神、窗花等,把家里的门窗都贴上,寓意明年过一个福气满满,幸福快乐的好日子的。
中国汉族过年的习俗主要包括:
1、祭灶:汉族春节,一般是从祭灶开始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夜,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2、扫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日子叫扫尘日,就是年终进行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3、贴春联:贴春联、财神、窗花等,把家里的门窗都贴上,寓意明年过一个福气满满,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4、吃年夜饭:除夕这晚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时候,一家人精心准备好一桌子菜,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5、守岁:年长的人在这天守岁,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岁祈求父母长寿;
6、放鞭炮:除夕夜一定要放各种绚烂的烟花,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7、拜年: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带着礼品去走亲访友;
8、发红包:长辈会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希望把祝愿和好运送给他们;
9、开市:春节期间,大小店铺都会从大年初一将铺子关门,等到正月初五的时候,再将它们打开,人们俗称它们为开市,一般会在正月初五这一天打开铺子,因为这一天开市意味着招财进宝;
10、赏花灯:每到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舞龙舞狮等,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赏花灯,并且当天晚上是非常热闹的。
汉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汉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
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
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年画:财神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
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
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
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
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
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
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
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
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
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穷鬼,又称穷子。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
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
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
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
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