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是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的原因: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也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那么关于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以及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爱因斯坦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奖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是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的原因: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也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的原因:
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他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成就如下:
1、相对论的提出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
相对论创造性的将时间维度与三维空间联系在一起,提出四维时空概念,将整个人类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程度,相对论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
3、能量守恒定律
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4、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是因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理论解释则由爱因斯坦提出。
爱因斯坦主张,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而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
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拓展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
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
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
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