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雾是什么

  雾是什么是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的。

  那么关于雾是什么以及雾是什么样子的描写二年级,雾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雾是什么物态变化,雾是什么什么?仿写句子,雾是什么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雾是什么

雾是什么

  雾是什么是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的。

  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

  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水汽的能力减少了。

  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

  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

  雾天能见度恶化,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不仅阻碍交通,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雾是什么?

  雾和云都是水气凝结而成,只是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而雾却是接触地面的。

  因此,可以说雾就是地面上的云。

  当你攀登黄山、庐山、泰山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从山下看去,山上白云缭绕,山峦隐没其中,当登上山顶后,山峦清晰可见,白云却在我们的脚下,人如同在雾里一般。

  根据水平能见度的不同,雾可分为重雾、浓雾、大雾、中雾和轻雾。

  重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不到50米,浓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为50-200米之间;大雾的水平能见距离为200—500米之间;中雾的能见距离为500—1000米之间,轻雾的能见距离在1000米以上。

  根据成因的不同,雾又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气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辐射雾是地面空气因夜间辐射散热冷却达到水气过饱和状态后形成的。

  这种雾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气又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辐射雾的出现,一般表示当天的天气晴好,因此有十雾九晴的说法。

  平流雾是由空气的水平流动造成的。

  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地面或海面,空气的低层因接触地面或海面而冷却,使水气凝结而成雾。

  平流雾的出现,一般预示两三天内要下雨。

  锋面雾产生于冷暖气团交锋的锋面地带。

  我国梅雨季节常出现这种锋面雾,它也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我国雾最多的地方要数四川的峨眉山了。

  1953—1970年间平均雾日多达323.4天,差不多天天有雾。

  雾对航海、航空和农作物都有很大影响。

  如海上航行一旦遇上了浓密海雾,船只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发生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飞机遇上大雾天气就难以起飞或降落;农作物在一直多雾阴冷的天气里,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