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是泼水节那天这些地区的人们清晨起来沐浴礼佛,然后就开始庆祝节日,相互泼水,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的。

  那么关于泼水节的习俗以及泼水节的时间和风俗,泼水节的来历和风俗,泼水节的美好寓意,泼水节的风俗,关于泼水节的风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是泼水节那天这些地区的人们清晨起来沐浴礼佛,然后就开始庆祝节日,相互泼水,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的。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那天这些地区的人们清晨起来沐浴礼佛,然后就开始庆祝节日,相互泼水。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

  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

  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扩展资料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 ,泼水节后来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泼水节传入傣族后,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