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

  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重在安抚恶鬼、野鬼,不让它们作祟,而清明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祭祀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的。

  那么关于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以及中元节晚上真的有鬼吗,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百度经验,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什么,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

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

  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重在安抚恶鬼、野鬼,不让它们作祟,而清明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祭祀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的。

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中元节

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这个节日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

中元节和清明节区别

  区别

  1、节日时间不同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

  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

  2、俗称不同

  清明节:俗称踏青节、行清节。

  中元节:俗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佛教称盂兰盆节。

  3、祭祀的对象不完全相同

  清明节:。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并不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以鬼节称之。

  中元节:传说中中元节是地宫赦罪日,而民间俗信中,这一天祭祀的鬼并不专为祖先亲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4、主要祭祀方式不同

  清明节:清明主要修整坟墓,以祭祖扫墓为主。

  在清明,还有踏青、植树的习惯。

  中元节:中元节以祭祀和烧纸钱为主。

  扩展资料

  中元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

  佛教《大藏经》中记载了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翻译如下:

  据说当时佛陀的学生,大比丘目犍连(目连的全名)施展天眼通,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却发现她已经因为生前的种种罪行(好杀生、喜大肆烹嚼、生活奢侈挥霍)而堕入饿鬼道,变成了喉咙细如苇管,肚子却如水缸般巨大的饿鬼,目犍连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而饭菜刚到母亲眼前就变成一堆火炭。

  目犍连只好向佛陀求救,佛陀被目犍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佛说盂兰盆经》。

  按照指示,目犍连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

  挨饿的众饿鬼终于得到了食物。

  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中元节。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