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太和殿又被老百姓们称作金銮殿,因殿内为金砖墁地而得名的。

  那么关于太和殿是干什么的以及太和殿是干什么的地方,保和殿是干什么的地方,中和殿是干什么的地方,乾清宫是用来干什么的,太和殿上的十个屋脊兽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是太和殿又被老百姓们称作金銮殿,因殿内为金砖墁地而得名。太和殿是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无论是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还是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都在这个地方接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的。

太和殿又被老百姓们称作金銮殿,因殿内为金砖墁地而得名。

  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到现在也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结构大殿。

太和殿是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无论是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还是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都在这个地方接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才改在保和殿举行。

可能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然。

  无论是哪本史料记载,都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还有养心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也用来接受朝贺,还曾举行过殿试。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的建筑格局

  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

  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三大殿是中国明清宫殿建筑。

  体现了中国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方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谢、廊、亭轩、门阙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三大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

  太和殿长64.24米,宽37米,面阔11间,进深5间,总共55间。

  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缠龙金柱。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