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是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的。关于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全国排名,北方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分数,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专业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

  是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的。

学校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

  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16个教学科研机构,开设本科专业70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3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种;博士后流动站18个,在站253人。

  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

  学校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8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现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

  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学校党委下设19个二级党组织,其中,院级党委15个,院级党总支4个;党支部454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51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7个,学生党支部245个,混合党支部1个;党员10956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2329名,学生党员7287名,离退休教工党员1340名。

  教职工3165人,其中,专任教师2004人,包括正高职称424人、副高职称730人;博士生导师615人,硕士生导师1473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8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

  境外教师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人。

  在校生24935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8569人(博士生1500人、硕士生706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37人;普通本科生13381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670人。

  在校留学生478人(学历生473人、非学历5人)。

  建校60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16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一甲子风雨砥砺铸就精彩华章,新征程牢记使命同心再创辉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立身之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十四五建设发展,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历史沿革

  1960年,北京工业大学创建,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

  196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后,增设土建系。

  下半年,数理系停止招生进行调整,1965年恢复。

  1971年,学校有机械、电机、无线电、土建4个系招生,原化工系停办。

  学校风景(5张)

  1972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并入北工大,在北京宣武区牛街南横西街该校校址设北工大预科,后改称新生部,于1986年撤销。

  1978年至1989年,学校调整系的设置,设机械工程学系、工业自动化系、无线电系、土木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应用物理系、计算机科学系、应用数学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热能工程学系、管理工程学系、建筑学系。

  1980年,市委批发109号文《关于重点办好北京工业大学的建议》,确定北工大为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成立研究生部(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

  1985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0年,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工大,该院6个系和北工大管理工程学系合并调整为管理工程学系、对外经济贸易系、应用经济系,至此全校共设14个系。

  1993年,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北京西三环北路原校址办学,1998年迁入校本部与北工大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计算机学院。

  2000年,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分部,均为学校的异地办学机构。

  1992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2003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2004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工大分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后工大分部办学主体为继续教育学院(称为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区),同时成立学校后勤集团西区管理中心,负责整个西区的后勤服务保障。

  1993年,北工大尝试教育改革成立实验学院。

  2000年,起实验学院由学校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

  2004年7月,实验学院终止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的协议,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迁至北京市朝阳区管庄校区,与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调整合并为学校全资直属二级学院性质的实验学院。

  1996年,北京工业大学跻身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05年,原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学校风景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学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艺术体操比赛任务。

  同年,学校作为首批高校入选“北京高等学校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3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成立,由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举办。

  2014年,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成立。

  该学院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采用独立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

  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成立,学校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同年,入选首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4月,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12月,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7月6日,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

  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

  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17个,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教职工3301人,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25829人,全日制研究生9366人(博士生1700人、硕士生7666人),普通本科生13572人,在校留学生420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24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材料学

  结构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光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际贸易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数量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政工程

  社会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等教育学

  学位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

  信息学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力学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

  环能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学、统计学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命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激光院:

  光学工程

  学位评估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9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

  学校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筑学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环境保护概论、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大学英语、建筑抗震设计、交通工程导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科学究竟是什么、

  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大学英语、交通工程导论、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建筑抗震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北京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训练、

  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机械工程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制冷空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信息安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专业: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

  北京市品牌专业: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

  教学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56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党委入选“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2022年2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190107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

  2018年,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学校共申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43项,获批140项,其中面上项目8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获批牵头主持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批6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青年项目16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立项22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884项。

  2017年,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9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视同省部级奖励的国家登记社会力量奖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会/协会奖、行业奖等19项。

  2017年,学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申请人申请专利1569项,获专利授权1080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31项;申请国外专利13项,PCT28项,授权国外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200多种,中国国内外网络文献数据库7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有,以纸本资源为基础,纸本、电子、视频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

  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合作网络。

  截至2013年底,学校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万余卷(件),共有7个全宗。

  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全宗(1960年—) 管理全校党政管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实物档案等193366卷(件);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宗(1978年—1990年)2240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全宗(1979年—1983年)133卷;北京计算机学院全宗(1978年—1993年)4013卷;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全宗(1958年—2005年)1372 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宗(1971年—2000年)687卷;国家建材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0年—2000年)1182卷。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TRANSPORT数据库、德国《数学评论》、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和美国EBSCO出版公司等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前沿观察“当代社会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建设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治国理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2017—2018)来源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以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机构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近200份项目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包括3+1、3+1+1、1+2+1以及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多半的交流伙伴院校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有近700名本硕博在校生出国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突破1000人次,学历生人数近500人,奖学金总额突破2000万;新建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3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首期Summer School暑期国际课堂。

                                      

  学校每年派出5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每年邀请近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长期外籍教师近80人;每年举办约10场国际学术会议。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组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