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阁老是什么官

  阁老是什么官?是阁老的官位:“阁老”指唐两省官中书舍人与门下侍中相呼,不同朝代官位不同的。关于阁老是什么官以及阁老是什么官几品,明朝阁老是什么官,古代阁老是什么官,唐朝阁老是什么官,清朝阁老是什么官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阁老是什么官

阁老是什么官

  是阁老的官位:“阁老”指唐两省官中书舍人与门下侍中相呼,不同朝代官位不同。唐朝以中书舍人年资久者为“阁老”,掌管中书省事务,行使宰相权力;明清两朝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明朝时是对台阁宰相之尊称,殿阁正官如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以上阁员均称为“阁老”的。

  官位,是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古代常见的官职

1.主簿

  古代官名。

  掌置。

  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

  隋、唐以前,因为是长官的亲吏,所以权势颇重。

  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

  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

  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

  隋、唐三省六部不设主簿,惟御史台、诸寺等署有之。

  唐诸州以录事参军取代主簿。

  南宋中叶后,御史台也不设主簿。

  元诸寺、监、院有关人员,或称主簿,或改称典簿,县主簿简称为簿。

  明、清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称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

  均系低级之事务官。

2.员外郎

  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

  在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在唐开元年间后,因当时的皇帝李隆基觉得此官职过低,而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并一直延续下来。

  在清朝,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之辅助部门,品等为从五品。

  该官职一般为闲职,明朝时常有商贾仕绅捐钱获得此官职。

  至此,员外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

  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3.典簿

  中国古代官职之一。

  元朝廷官署如国子监、翰林兼国史院等皆有此官。

  明、清翰林院、国子监沿置,掌章奏文牍事务。

  在清朝,此官职为普设性低阶官职,品等为正七品或从七品。

  该官职主要从事掌奏文书的起稿校注,配置于国子监典簿厅、太常寺、光禄寺等等。

  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阁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阁老相当于现在总理。

  阁老是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实际发挥宰相作用,相当于现在最高级职位。

  内阁首辅,大概相当于总理,其余内阁成员相当于副总理。

  除首辅外的内阁大臣,也称阁老,但仅是尊称,首辅才是真正的阁老。

  阁老,指唐两省官中书舍人与门下侍中相呼。

  见《新唐书·百官志》:“(中书省)舍人六人……以久次者一人为阁老,判本省杂事。

  唐朝以中书舍人年资久者为阁老,掌管中书省事务,行使宰相权力。

  明清两朝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

  明朝时是对台阁宰相之尊称。

  殿阁正官如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以上阁员均称为阁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