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的。关于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以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二程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进德修业,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的。
格物致知成语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成语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成语出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0]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后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引申出成语“格物致知。
成语寓意
政德启示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干事创业,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格物致知之举。
一般启示
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指的是一种实践精神,意思和西方人所强调的“科学精神类似。
该成语说明的是:无论做学问还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客观事物,才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
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渐进,方能诚意正心,培育修齐治平品格,造就经世致用人才。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出处:西汉戴胜《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
1、格物以致知为目的,致知也离不开格物。
首先格物以致知为目的,格物是直接接触感知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是经验的、零碎的,而致知是在格物获得的知识足够多以后进行的归纳和升华,格物是量变,致知是质变,量变以质变为目的,格物以致知为目的。
2、致知也离不开格物,朱熹认为理虽然含于人心中,但人心并不能直接感知到理,仍然需要通过接触具体的一事一物才能够呈现事物的分殊之理,穷理走到极致,才能做到物我之理贯通,真正地理解并获得理。
格物是量变,致知是质变,质变的发生离不开量变的积累,所以致知也离不开格物。
3、致知是格物过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格物是指考察事物来穷尽事物之理,而当人们穷尽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彻底的完备了,所以致知是格物过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因此,格物和致知是一体的,是同一件事物的两面,格物是具体的、归纳的,而格物是抽象的、实践的。
所以说,格物与致知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互补互成。
格物和致知是同一件事的两个角度不同论述方式,而非两种不同的功夫。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