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董鄂妃是谁,董鄂妃是谁的妃子

  董鄂妃是谁,董鄂妃是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宠妃的。

  关于董鄂妃是谁的妃子,董鄂妃是谁的女儿,董鄂妃是谁害死的,董鄂妃是谁的母亲,董鄂妃是谁的福晋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董鄂妃是谁

董鄂妃是谁

董鄂妃是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宠妃。

  董鄂妃一般指孝献皇后。

  清世祖孝献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

  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代历史上十分罕见。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病逝,追尊为皇后,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董鄂妃的身世之争

  董鄂妃的身世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正史说,第二种是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说,第三种是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说。

  顺治帝与董鄂妃之事,历来为世人所瞩目。

  辛亥革命后,董鄂妃的来历问题,又引起人们的议论,先曾说她是明末秦淮八艳董小宛,后又认为她本顺治弟媳、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

  前一种说法属于误解,较快得到澄清,后一种意见则绵延不绝,流传至今。

  现许多影视,小说都沿用重要这一意见。

  由于董鄂氏身前身后典礼过于特殊和身上各种谜、扑朔迷离的身世,这也是董鄂妃成为清初风云人物之一。

  董鄂妃逝世后的殊荣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壬寅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并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俱于景运门内外齐集哭临辍朝五日,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皇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

  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

  ’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

  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十月初八日,顺治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

  当年十一月,顺治皇帝以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下年秋决。

  还在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举行孝献皇后仙驭道场继续为逝者超度祈福。

董鄂妃是谁?顺治帝的妃子董鄂妃的身世之谜

  

导读

:董鄂妃(1639―1660年),顺治帝最宠爱的妃子。

  关于她的身世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之董小宛说,第二种说法就是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说。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悲剧,历来为世人所瞩目。

  辛亥革命后,董鄂妃的来历问题,又引起人们的议论和猜测,先曾说她是明末名妓董小宛,后又认为她本顺治弟媳、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

  前一种说法属于误解,较快得到澄清,后一种意见则绵延不绝,流传至今。

一、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说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武侠董小宛》等小说电视剧,均将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

  洪承畴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

  洪承畴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年)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

  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秦淮名妓。

  崇祯十五年(1642年),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

  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

  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

  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

  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

二、襄亲王福晋说

   《孝庄秘史》、《少年天子》等电视剧,都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年)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次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

  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后。

  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

  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

   顺治帝却偏偏被弟媳董鄂妃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而董鄂妃的丈夫时常领兵出征,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

  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

   关于董鄂妃的来历,官修史书一概避而不谈,唯有《汤若望传》提供了下述线索:“1658年(顺治十五年)皇帝遭遇一酷烈打击。

  第三位皇后(董鄂妃)所生之子,原定为皇位继承者的,于产后不久,即行薨逝,而这位太子的母后不久崩殂。

  ”

   《汤若望传》中还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有学者认为是某个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职官员)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

  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

  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

  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

  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

  皇帝陡为哀痛,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

  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

  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

  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

  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

  现在只剩下皇四子。

  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

  董鄂妃病逝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

  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

  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但是顺治朝期间又并未设贵妃一职,皇四子也被顺治说成是皇太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