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生活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吃粽子的来历与传说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在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身体,百姓们在江中投放粽子,并划船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从那时起,吃粽子和赛龙舟就成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据传,端午节的起源和古代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有关。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天投江自尽以示忠诚。

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啃食,当地百姓纷纷划船撒下米和粽子以饲养鱼虾,同时还有人跳入江中敲打鼓乐以驱赶鱼虾。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起源。

后来,这种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食俗,即在端午节这天食用粽子,以纪念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吃粽子的来历与传说

吃粽子的来历和传说有很多种说法,以下是其中比较流传的两种:

一种说法是和端午节的起源有关。

相传在古代,楚国的大臣屈原因忠于国家,遭到贪官污吏的陷害,最终不得已投江自尽。

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百姓们划船撒下米和菰叶,制成粽子、赛龙舟和敲鼓等活动来纪念他的牺牲。

后来这种习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另一种说法是和古时候的民间传说有关。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屠古的人,他为了救济贫苦百姓,制作了用糯米、肉和香料等制成的粽子,分发给民众解渴解饥。

为了纪念屠古的善行,人们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吃粽子,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传说和习俗虽然来源不同,但都让粽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使得端午节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故事小典故

除了端午节的传说外,粽子还有一些小故事和典故。

  1. 赛龙舟:

    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的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饲养鱼虾。

    为了让鱼虾不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在江中还组织了赛龙舟的比赛,以吓走鱼虾。

  2. 龙舟粽:

    龙舟粽又叫粽子头,因其外形似龙舟而得名。

    相传古时候的一个小孩每年都在端午节吃龙舟粽,后来这个小孩成了大臣,把这个习俗传承下来,逐渐成为了一种食俗。

  3. 咸甜不两立:

    在南方,粽子大多是咸味的,而北方的粽子则有甜有咸。

    有一则典故讲述了一个叫做吕蒙正的官员,他曾在南方任职时品尝到咸粽,于是他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了一家咸粽铺子。

    但是因为本地人习惯吃甜粽,他的咸粽并不受欢迎,生意惨淡。

    后来他发明了甜咸并存的粽子,受到了顾客的喜爱,生意也好了起来。

这些小典故和故事虽然不如端午节的传说那样重要和深刻,但它们也丰富了粽子这个传统食品的文化内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