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三伏天的意思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的。关于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以及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三九天和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六月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夏季三伏天是什么意思,淘特三伏天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子健常识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为啥叫三伏天

  三伏天的意思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

  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什么是三伏天 为啥叫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中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

  金畏火,故曰伏。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