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

  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①、按信息的形式和处理方式可分类:电子数字计算机: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关于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以及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计算机分为哪几类专业,电脑分类,计算机专业类别,电脑的类型等问题,子健常识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

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简答题

  ①、按信息的形式和处理方式可分类:1、电子数字计算机: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

  2、电子模拟计算机:内部形式为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基本运算部件为运算放大器。

  3、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既有数字量又能表示模拟量,设计比较困难。

  ②、按用途可分类为:1、通用机: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功能齐全、通用性好的计算机。

  2、专用机:为解决某种特定问题专门设计的计算机,如工业控制机、银行专用机、超级市场收银机(POS)等。

  ③、按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分类为:所谓计算机系统规模主要指计算机的速度、容量和功能。

  一般可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

简述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扩展资料: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ENIAC,1946年在费城公诸于世,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但功能受限制,速度也慢。

  ENIAC的问世标志现代计算机的诞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大大促进计算机的发展,晶体管代替电子管,电子设备体积减小。

  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

  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

  首先使用晶体管技术的是早期的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科学的大量数据处理,这些机器价格昂贵,生产数量极少。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晶体管比起电子管进步,但产生的大量热量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

  1958年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

  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

  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198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五代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订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

  智能计算机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考,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影响了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突破。

  研究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

  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小、发热量极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