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是不是国粹
麻将是不是国粹?是是的。关于麻将是不是国粹以及麻将是不是国粹之一,麻将是不是国粹游戏,麻将可以说是国粹吗,麻将为啥是国粹,麻将不是国粹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麻将是不是国粹
是是的。
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
起源于中国,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
麻将是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
游戏介绍
麻将是一种中国古代发明的博弈游戏,牌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有的地区74张)南方麻将多八个花牌,分别是春夏秋冬,梅竹兰菊,共计144张。
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
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
在古代,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
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之一。
北方麻将每副136张牌。
南方麻将一般为144张牌,添加了春、夏、秋、冬,与梅、竹、兰、菊八张花牌。
也有一些地方的麻将,另再加上聚宝盆、财神、老鼠、猫各1张牌,与百搭4张牌,总计为152张牌。
在明代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的戏娱用具。
纸牌开始共有60张。
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
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
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
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2017年4月,国际智力运动联盟宣布,麻将正式成为世界智力运动项目。
麻将起源
筒
我们俗称饼,它其实是一个粮仓屯(土话)的正上方俯视图,也就是说筒是一个抽象的截图。
大家可以结合搜一个粮仓图(暂没有找到合适的俯视图给大家)。
储粮食的时候,人们用席子围成一个桶状的立柱空间,粮食储存在里面,为了防漏雨,顶是两圈草垫以同心圆叠盖结成。
因此,从粮仓的正上方俯视下来,我们看到的抽象事物就是一个筒,两个粮仓就是两个筒,以此类推到九筒。
条
它也是一个抽象图。
细心的人会发现麻将的条里面有两个奇怪的事情:一就是它没有一条,二是一条被小鸟(幺鸡)代替了。
这两个问题先卖关子留后再说。
先说最早麻将中是有一条的,那么一条是什么?为什么条的形状好像有纹理。
条的图案原型也是谷仓,但不同于筒的俯视图,条是谷仓的侧视图。
也就是说我们站着看一个谷仓,抽象看它是一个圆柱体,再把这个圆柱体平面化,就是一个带有纹理的长方形。
而那些纹理就是席子一层一层围捆、结扎出来形成的纹。
幺鸡
代替一条:幺鸡出现在麻将中,而且是很奇怪的代替了一条,其中缘由当然是因为仓管恨透了偷吃的麻雀。
由于古代早已有了军备的习惯,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看管是有严格的规定,存粮损耗也是有严格的限定,一旦损耗超过规定就要掉脑袋。
可是陈粮、湿粮都要晾晒,而谷仓中的麻雀太多,它们不但来抢粮,甚至还在一座座谷仓屯中修葺了自己的窝,生养一群群的下一代。
那么一仓粮食不见了,就是因为变成(生养)了麻雀。
这也反应出仓管们多么恨透了麻雀,所以用麻雀代替了一条,以此励志(提醒)自己。
麻将的诞生最早的载体是条状的竹编,将宽竹条截成18厘米左右长的片片,并在上面画上麻将的元素,类似于80年代农村中盛行的纸牌。
传说
麻雀牌起源说
麻雀牌这种说法是最主流的麻将起源的说法。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麻雀儿牌,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
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
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
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
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
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
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
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
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
如碰即彭的枪声。
又如成牌叫和,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
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那么为何又叫做麻将呢?在太仓方言中,麻雀儿和麻将读音较近。
太仓话的儿话音念做(/ng/),打麻雀儿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太仓方言雀(/tsiak/)儿(/ng/),合在一起就变成将(/tsiang/)。
唐朝,麻将传入了日本。
叶子格戏起源说
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叶子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马吊牌起源说
有人说,麻将牌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
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是血缘关系。
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
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中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
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
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
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
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
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
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
获六筹为胜。
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
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郑和下西洋起源说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
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试图杀了郑和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
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
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
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
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麻将是中国国粹吗?
麻将不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特征,所以说它是我们的国粹之一。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麻将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
这种组合来源于中国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
而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
以花牌为例,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
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
而中、发、白3张牌就寓意着中正发达纯洁之意。
麻将桌上,个人意志得以充分体现,我们必须各自为战,不必向人请示,也无须与别人商量。
麻将虽有各式各样的打法,但规则一经形成,玩麻将的四家都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去操作,如果不通牌理,则会成为那个乱打乱放炮之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麻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