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是体型不同:蚂蚱的身体大,蚱蜢的身体小,蚱蜢的身长一般为1至2厘米,而蚂蚱的身长通常在1至3寸之间;翅膀颜色不同:蚱蜢的翅膀颜色通常为褐色的。

  那么关于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以及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图片,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呢,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特点,蚱蜢和蚂蚱有什么区别,蚱蜢和蚱蚂有区别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有哪些是体型不同:蚂蚱的身体大,蚱蜢的身体小,蚱蜢的身长一般为1至2厘米,而蚂蚱的身长通常在1至3寸之间;翅膀颜色不同:蚱蜢的翅膀颜色通常为褐色。蚂蚱通常前翅为浅粉色,后翅为浅蓝色;3、面部特征不同:蚂蚱的头是圆的,蚱蜢的头是尖的,蚱蜢有4片汤勺状的口器的。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体型、头部特征、翅膀颜色等方面。

  1、体型不同:蚂蚱的身体大,蚱蜢的身体小。

  蚱蜢的身长一般为1至2厘米,而蚂蚱的身长通常在1至3寸之间。

  2、翅膀颜色不同:蚱蜢的翅膀颜色通常为褐色。

  蚂蚱通常前翅为浅粉色,后翅为浅蓝色。

  3、面部特征不同:蚂蚱的头是圆的,蚱蜢的头是尖的。

  蚱蜢有4片汤勺状的口器。

  蚱蜢的生活习性:

  1、食性:蚱蜢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

  2、取食方式及危害: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当季节干旱时,它们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3、活动习性: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4、产卵习性:成虫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

  雌成虫将卵聚产在土下。

  蚂蚱的危害:

  1、间接危害:它毁坏农作物,导致人们饿死。

  2、直接危害:形成蝗灾,可以直接攻击人类,蝗虫经过之处人畜不留。

  蚂蚱,一般指蝗虫,属于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的,我国就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蚱蜢,中药名。

  为蝗科飞蝗属动物飞蝗、稻蝗属动物中华稻蝗、剑角蝗属动物稻叶大剑角蝗等多种昆虫的成虫。

  动物飞蝗和稻叶大剑飞蝗,全国均有分布;中华稻蝗,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如下:

  1、所属类别的不同。

  蝗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与蝗虫属同类,但不同种。

  2、外形上的不同。

  蝗虫的触角呈短鞭状,体色有绿色和褐色,后翅无色透明;蚱蜢常为绿色或黄褐色,熊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3、翅膀颜色不同。

  蚱蜢的翅膀颜色通常为褐色 ;蚂蚱通常前翅为浅粉色,后翅为浅蓝色。

    

  4、面部特征不同。

  蚂蚱的头是圆的,蚱蜢的头是尖的。

  蚱蜢有4片汤勺状的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嘴)。

    

  5、生活习性不同。

  蚱蜢各地均为一年一代,成虫产卵于土层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在土层中越冬。

  若虫(蝗蝻)为5龄,成虫善飞,若虫以跳跃扩散为主。

  蚂蚱适宜发育温度为25℃到2℃,相对湿度为85%至92%,土壤含水量15%至18%。

  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蚌会逐渐停食死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