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三老的由来
燕园三老的由来是燕园三老分别是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的。
那么关于燕园三老的由来以及燕园三老的由来是什么,燕园三老的由来简介,燕园三老的由来和历史,燕园三老的燕园,燕园三老是哪三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燕园三老的由来
燕园三老的由来是燕园三老分别是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张中行在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称杂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的。
燕园三老分别是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
张中行在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称杂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散文随笔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
历任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燕园三老指的是?
燕园三老分别是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都是很了不起的学者(此三人与邓广铭合称未名三老)。
张中行
张中行,1909年出生于河北香河。
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同年入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35 年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佛学杂志主编,副刊编辑。
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工作,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张中行在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称杂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散文随笔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
为文文风古朴,学识渊博,具有五四遗风,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其作品一版再版,读者甚众。
季羡林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
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
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1947),揭示梵语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
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1989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td的音译》(1948),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t和·d是经过了·l一个阶段,而t··>·d>l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
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td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
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
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one-way-traffic)。
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
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
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80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
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
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
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
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金克木
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
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
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自学多国语言,开始翻译和写作。
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
1939年任湖南桃源女子中学英文教师,同时兼任湖南大学法文讲师。
1941年先生经缅甸到印度,在加尔各答游学,兼任《印度日报》及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度语和梵语。
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
1946年回国,应聘武汉大学哲学系。
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随后娶历史学家吴于廑之妹为妻。
历任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遗言:我是哭着来,笑着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