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苏姓起源和来历

  苏姓起源和来历是苏姓的起源和来历有出自己姓、来自外族、得姓始祖的。

  那么关于苏姓起源和来历以及苏姓起源和来历作文,苏姓起源和来历简介,苏姓起源和来历是什么,苏姓起源和来历介绍,苏姓的来源和起源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苏姓起源和来历

苏姓起源和来历

  苏姓起源和来历是苏姓的起源和来历有出自己姓、来自外族、得姓始祖。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等古籍的记载,昆吾的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后代子孙就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来自外族:来自外姓是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得姓始祖:商末时期苏国被灭,留在苏岭的族人就归顺了周朝,而首领苏忿生入朝后被封于苏地,因此被后人尊为苏姓的始祖的。

  苏姓的起源和来历有出自己姓、来自外族、得姓始祖。

  出自己姓:出自己姓是周代昆吾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苏洵族谱》等古籍的记载,昆吾的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地名为姓,称之为苏氏。

  来自外族:来自外姓是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像北魏鲜卑族的拔略氏族,金国的女真族,清朝时期的伊拉哩氏、苏都哩氏、苏佳氏等族人都有改苏姓的。

  得姓始祖:得姓始祖是苏忿生。

  商末时期苏国被灭,留在苏岭的族人就归顺了周朝,而首领苏忿生入朝后被封于苏地,因此苏忿生也被后人尊为是苏姓的始祖。

苏姓的来源

  苏姓,中国姓氏。

  当代中国人口排行第41位,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

  起源于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裔忿生于苏国,属以地为氏,后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

   苏姓的由来

   源流一

   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

  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

  春秋时,苏国被狄(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

  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苏姓则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传说中的黄帝既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

  据《国语晋语》载,黄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两个胞族。

  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姬水一带,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

  《史记五帝本纪》在介绍黄帝时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这段文字描述了黄帝作为人文始祖的聪明大智。

  《帝王世纪》也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黄帝,又称为轩辕黄帝,实际上是因为黄帝曾居住在轩辕这个地方,因以为名。

  轩辕黄帝是崇尚黄色的,这是因为这个部族生活在黄土高原,其赖以生存的大河便是黄河,而这一人群的皮肤又是黄颜色,这种黄河、黄土、黄种人的三位一体,使他们对黄色有了更多的偏好。

  黄、皇古字通用,由黄帝而衍变成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最为尊贵的帝王的专称,在历史时期黄色更成为皇帝独有的专色,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无论是宫室、都邑、太庙,也都由黄土筑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黄色文明。

  至于黄帝的专号轩辕,《说文》段注为,曲(车舟)藩车为之轩,大车谓之辕,轩辕实际上指为有篷顶的大车。

  据史料记载及学界研究,早期的黄帝部族是以游牧生活为重要的内容,轩辕大车的发明,为这种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运输工具,在当时的部族生活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

  并因此而成为黄帝及其部族的名号。

  另一方面,黄帝部族以龙作为图腾标志。

  考古发现中,龙的形象的不断变化,龙形象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实际上是黄帝部族发展壮大,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的居住地在姬水,亦即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后采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并在河南新郑形成政治中心。

  《史记》的有关注解均有黄帝号有熊,有熊,河南新郑是也。

  《元和郡县图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

  另外,陈留(今属开封)有黄城、杞县有夕卜黄、荥阳有黄水、封邱有黄池,这些都与黄帝部族的活动有关。

  密县的大瑰山、临汝的崆峒山、灵宝的荆山,卢氏的熊耳山等都有黄帝活动的遗迹,反映中原地区是黄帝及其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区。

  黄帝以中原为中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尤其是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涿鹿(今属河北)大战,取得了胜利。

  黄帝及其部族的军事行动,加速了传说中各部族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南达于江、东至于海、北达燕赵的内涵相近的先进文化。

   黄帝在典章政制与经济文化上也有重要的贡献。

  《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

  这种管理形式,应该是后世政权的雏形。

  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伶伦作律、容成造历,黄帝考定星历等,黄帝时的文化成就巨大。

  黄帝采铜铸鼎,以玉为兵,刳木为舟,作宫室以避寒暑等。

  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了养蚕、织锦等,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

   传说黄帝在功成名就于荆山铸鼎后,骑龙升天。

  《史记封禅书》有详细的记载,在河南灵宝,有与这则传说相关的地名与遗迹,如荆山、鼎湖、龙沟,以及黄帝庙。

  在陕西省黄陵县,有桥山,而桥山附近有黄帝陵,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君民祭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圣地了。

   依照史书记载,颛顼为黄帝的孙子辈。

  《史记》、《帝王世纪》以及某些苏谱均有详细说明,在黄帝的25个儿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号者仅有14人,这些姓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现代姓氏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氏。

  黄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为黄帝生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青阳与昌意。

  昌意曾在若水一带的西南地区长期生活,并娶当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为妻,他们的儿子颛顼从小便在西南地区生活,后随氏族东迁到中原。

   颛顼既是古史传说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当时统合天下的部族名号。

  学术界对颛顼的本意有着多种的理解。

  《论衡》中谈到的颛顼戴干,有的学者以民族志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解释其为原始部族时人们在头部佩饰器具从而形成的一种头部装饰,这种装饰使得其成为扁形变头。

  根据史书中将颛顼与高阳并称的现象,其含义为旭旭升起的太阳。

  而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现象,在当时应是较为普遍的。

   颛顼及其部族东迁的过程,也是以颛顼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的过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发展的过程。

  颛顼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留下有大量的遗迹。

  其最重要的传说是保留在《淮南子》等书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两大部族的长期征战,在史书中形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颛顼也因此而获胜,部落联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并以此赢得了五帝之一的赞誉。

   颛顼的统治中心也在中原。

  史书记载,颛顼在河南许昌、杞县、淮阳等地居住。

  《左传》: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

  帝丘在东周时为卫国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阳附近。

  颛顼尽管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他的功绩主要在宗教礼仪上。

  《大戴礼记》对他的功绩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称赞他是很有谋略,通晓道理的人,他的行为举止符合天意与鬼神的意志,所以说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他所开启的由宗教对人的控制的办法,以及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当时是个进步。

  颛顼死后,埋葬在顿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内黄县,据说他活了98岁,颛顼之后,其部族又分裂为若干个部落。

  《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献,甚至在一些苏谱中,也有颛顼八子的记载。

  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等8子。

  颛顼又娶胜奔氏之女生子称,称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样在中原生活,但也在关中、江淮等地区生活,其遗族后来还远迁到岭南活动。

  老童(卷章)的部族后又发展为重黎和吴回。

   重黎这个传说时代的人物,实际是由重与黎二个部落合并而成,重黎实际上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们的后裔逐渐裂变为九黎,并成为黎民百姓中的主体。

  重黎曾担任过帝喾时的火正。

  火正是传说时代掌管火源的职官,因为火的发明传说为祝融氏所为,因此火正又称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与祝融有了联系。

  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驱除野兽,使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处于优势;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变为人类智力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火可以用作耕种,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

  以看守火种,到对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火正)负责,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重黎受命与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进行战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帝喾以平叛不力而杀了重黎,并让重黎的弟弟吴回袭任火正祝融之职,吴回也便有了祝融氏之称。

   吴回在南方与共工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与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

  《路史》、《左传》均记载,在河南郑州有祝融之墟,其具体地点在新郑与新密附近,即西周时期郐国所在地。

  吴回及其部族虽然在陕西、山西、甚至东南地区生活,但最终以中原为中心,吴回死后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

   陆终传说是吴回的儿子。

  根据对其名号研究,陆终是以捕食善跳动物而著称的部落,并以此作为图腾以及首领的名字。

  陆终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带活动,山西的平陆、河南豫北地区的大陆(吴泽)等便是这种活动遗迹的反映。

  在豫北地区的获嘉、修武、辉县交汇处的吴泽,实际上也是当年吴回曾活动过的地区,这里与颛顼故都也相去不远,并有亲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陆终生6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竹坚)、会人、辔牲、季连。

  其中,樊封昆吾为己姓。

   源流二

   先祖昆吾公

   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

  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

  也就是说,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即苏谱上的昆吾公。

  昆吾的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

  又称,昆者,众也。

  小虫动也。

  《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

  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

  《国语》、《史记》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

  《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

  昆吾,圜器也。

  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

  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

  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

  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代第8个王,属于夏代中期。

   《世本》: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

  《元和姓篡》: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苏氏出自己姓。

  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

  生樊,封于昆吾。

  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源流三

   源于苏国。

   苏国的建立,是苏姓历史上的大事。

  西周政权建立后,周天子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

  《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

  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

  关于苏国的范围。

  《后汉书郡国志》云:温,故国也,苏忿生封。

  《括地志》卷二,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

  温是苏国国都,位置在今河南温县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

  《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周桓王将苏国的田地给予了郑国,这些地点有温、原、缔、樊、隰城、攒茅、向、盟、州、陉、(阝贵)、怀。

  其中,温、州、陉(邢),均在今温县境内。

  原、樊,在今河南济源市境内。

  缔、向,在今河南沁阳市境内。

  隰城、怀,在今河南武陟县境内。

  盟,在今河南孟州市境内。

  (阝贵),在今河南焦作市郊。

  攒茅,有考证为攒城与茅城,均在今河南辉县市境内。

  以上诸邑,很难说是苏国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济源市与焦作市的全部,今新乡市的西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

  其基本上与康叔受封的卫国为邻,也应该是当时较为重要的苏国。

  苏国的爵位,文献中称苏国国君,有苏公、苏氏、苏子、温子等多种称呼,尽管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说法,据说执行时并不严格,因此,苏国可能仅为子爵,其首领又任司寇,称作苏公。

  西周时期是苏国的重要发展时期,传世的青铜器著录在《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其中的《史颂鼎》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史颂受命视察苏国,掌握并实行苏氏之法。

  《三代吉金文存》收录有苏国铜器《苏公簋》,这件器物铭文不长,却记述了苏、周联姻的史实。

  两周时期,异姓诸侯间的联姻,是密切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手段,苏女嫁与周男,一方面反映了苏国对周王室的仰慕,同时也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苏、周关系密切的标志。

  在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发现有西周晚期的苏、虢联姻的器物。

  虢国都上阳,位置在今三门峡市近郊,虢国虽不属于大国,但却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所封,其君主虢仲曾辅佐周夷王南征淮夷,酿成国人暴动;虢文公为周宣王时的重要卿士,在周王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门峡墓地中发现的苏甫人盘、匝,正是苏女远嫁虢男的反映。

  苏冶妊鼎,记载了作为苏君夫人的妊姓女子,为她的女儿远嫁他乡,而专门作器的情况。

  在三门峡墓地,还发现有稣子叔鼎、稣貉豆等,其铭文不长,但都可以说明,苏、虢间有着持续不断的良好关系。

  此外,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宽儿鼎》青铜铭文拓本中,记载了苏公之孙宽儿的历史史实,对研究苏国史,也有重要的帮助。

  青铜铭文中的苏子叔、苏公子,也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苏国宗室的重要人物。

  《诗经小雅》记载了苏公与暴公的史实,苏公作是诗以绝之。

  《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chi,持)。

  苏成公,平王时诸侯也。

  篪是一种乐器,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觜(嘴),如酸枣。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了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平王东迁洛邑,苏国与周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王畿之地,其相互间的矛盾也大大加剧了。

  到了周惠王时期,苏国卷入了周王宗室间的宫廷纷争之中。

  在周庄王时受宠的王桃生下了王子子(秃贵),由(艹为)国担任子颓的老师。

  到惠王继承王位后,他强取芜国的菜园子用以畜养野兽,边伯的房子因邻近王宫也被占取。

  惠王还夺取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收回了膳夫石速的俸禄,这些利益受到侵害的王公大臣联合起来,奉立子(秃贵)为新君,以苏国为后盾,以武力征讨周惠王。

  战事并不顺利,五大夫败逃到苏国都城温,苏国国君协助子颓逃往卫国。

  后来,卫国与南燕国的军队攻打周都成周,到了冬天,正式立子颓为周天子。

  第二年的春天,郑国国君调解王室纠纷,没有成功。

  周惠王便流亡到郑国。

  这年的冬天,王子颓在成周设享礼招待五位大夫,用最高的规格演奏所有的曲乐。

  郑君听到这件事后,对虢君说:寡人听说:悲哀和高兴得不是时候,灾祸一定到来。

  现在王子颓观赏歌舞而不疲倦,这是以祸患为高兴。

  司寇杀人,国君为此而要减膳撤乐,何况敢以祸患而高兴呢?篡夺王位,祸患还有比这更大的吗?面临祸患而忘记忧愁,忧愁一定到来。

  何不让天子复位呢?虢君说:这也是我的愿望。

  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郑、虢两国君主在弭地进行密谈。

  这年的夏天,两国的军队攻人王城,杀了王子颓和五位大夫,周惠王正式复位。

  周僖公十年(公元前650年),因子(秃贵)事件受到牵连的苏君,因怕周惠王的报复,而投奔了杂居中原的狄人,又和狄人处不来,狄人攻打并灭亡了苏国,周王室按兵不动,苏君逃亡到与苏国保持有姻亲关系,且关系密切的卫国。

   源流四

   苏姓可早至夏代中期,苏姓的大发展则始自苏国灭亡。

  远徙他方的人们记住了河内和司寇公,并由此形成了最早的苏氏派系:河内派系。

  其后裔也远迁到河南的杞县、原阳、沁阳、南阳、洛阳、嵩县,或迁移至陕西的武功、扶风等地、以至迁移到更远的地方。

  

   早在西汉时期,在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的康居国,有小五王,其中苏(壑-土+韭)(xie,音谢)王居苏疑城。

  东汉时在今新疆南部的和田为于寅国,其相苏榆勒拥立广德为王,在于寅与莎车国的交战中起过重要作用。

  在北方的匈奴鲜卑族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参与了东汉政权对诸胡叛军的讨伐,其中鲜卑大都护苏拔庞在这次讨伐中立功,被封为率众王并被赐金帛。

  在东汉时期朝鲜半岛的南部三韩中也有麻斯人苏马浞,被光武帝封为汉麻斯邑君使,属辽东郡以东的乐浪郡。

  东汉灵帝时,在辽东有苏侯延,众千余部落,自称峭王而与汉军对阵。

  苏侯延所在乌桓各部平时与汉关系甚好,由于东汉末年中原内乱,长期为汉戍边的乌桓人,也就拥兵为王了。

  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代北复姓跋略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实行汉化,单姓苏氏。

   苏姓的迁徙分布

   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省辉县境内),史称有苏氏。

  苏国历夏商两代,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氏,苏人四散。

  一支苏人东迁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一支北上邺西苏城,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在周武王灭商后,北上的一支继续北迁襄国的苏人亭,即今河北省邢台西南。

  接着迁到完县西南的苏。

  而留在苏岭的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国都温,即今河南省温县。

   春秋时公元前650年苏国灭于狄。

  苏姓的一支南迁湖南省梅山一带成为梅山蛮,宋初进一步南迁,与土著混居,一部分成为瑶族的先民,大部分成为湖南、广东、广西的汉族苏姓。

   先秦时苏姓主要活动在河南、河北,战国时苏姓一支迁居湖南、湖北,秦汉之际开始往山东播迁,汉武帝时苏建讨伐匈奴有功,被封为平陵(今咸阳市西北)侯,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

   汉末群雄割据,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苏轼、苏辙即出生于此。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中原苏姓大举南迁,晋朝时江苏、浙江、安徽和广东等地已有了苏姓的足迹。

   唐朝时苏姓移民四川,两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在福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北宋时苏姓进一步大批西进川滇,南下两广,并越过边疆进入越南、老挝、泰国。

   明清两朝苏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苏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宋朝时期,苏姓大约有4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三位。

  苏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苏姓总人口的43%,占四川总人口的2.5%。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福建,这两省的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这三省的苏姓又集中了22%。

  全国已初步形成了西四川、东南福建、北陕豫鲁三块苏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苏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四位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苏姓人口增长为负值,比宋朝净减少了9万。

  广西为苏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苏姓总人口的19%。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福建(11%)、山东(11%)、广东(9%),这四省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河北、江苏、山西,这六省的苏姓又集中了35%。

  南方苏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宋朝的苏姓大省四川,在明朝时人丁锐减。

  宋、元、明600余年,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

  全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两大块苏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苏姓的人口606万,排在全国第四十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6%。

  从宋朝至今1000余年中,苏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河南、福建、山东五省区,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40.3%;其次在河北、四川、台湾、安徽、江苏、湖南,这六省集中了苏姓总人口的24.3%。

  广东约占苏姓总人口的15%,为苏姓第一大省。

  形成了南方两广闽台、北方豫鲁冀两块苏姓集中分布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