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南通立夏风俗

  南通立夏风俗是南通立夏风俗有在孩子胸前挂蛋、用箩筐称人、吃糯米饭等的。

  那么关于南通立夏风俗以及南通节日风俗,南通的节日风俗,端午节南通的风俗,南通的风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南通立夏风俗

南通立夏风俗

  南通立夏风俗是南通立夏风俗有在孩子胸前挂蛋、用箩筐称人、吃糯米饭等。在孩子胸前挂蛋:立夏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把鸡蛋煮好,然后挂在孩子们的脖颈上;用箩筐称人:在立夏的这一天,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着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吃糯米饭:立夏的这一天南通人中午吃的是糯米饭,在饭中掺杂着豌豆的。

  南通立夏风俗有在孩子胸前挂蛋、用箩筐称人、吃糯米饭、吃粽子、吃立夏饭等。

  在孩子胸前挂蛋:在立夏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鸡蛋煮好,然后用冷水浸泡一些时间之后再套上已经编织好的丝网袋,然后挂在孩子们的脖颈上;

  用箩筐称人:在立夏的这一天,人们在村口或者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着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吃糯米饭:立夏的这一天南通人中午吃的是糯米饭,在饭中掺杂着豌豆;

  吃粽子: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在端午节吃粽子,但是南通人习惯到立夏的时候就开始裹粽子、包粽子了;

  吃立夏饭:在立夏的这一天,南通人喜欢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和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梗米,然后煮成五色饭,俗称立夏饭。

立夏为什么挂蛋袋 由来和传说 是哪里的风俗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七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它的由来和传说,也有它独特的民俗风俗,立夏自然也不例外。

  在立夏,有一个挂蛋袋的习俗最令人觉得好奇,那么立夏为什么要挂蛋袋,它的由来是什么,又是哪里的风俗呢?

      传说由来 哪里的风俗

   立夏挂蛋袋的习俗主要是在南方,南通民间传说,早先天上有个凶恶的瘟神,平时爱睡懒觉,直到每年的立夏节,才苏醒过来,带上一只瘟疫的口袋,溜到下界播疫作祟。

  凡是被它染上病的,就是疰夏。

   于是,孩子的母亲们哭哭啼啼,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

  女娲娘娘知道此事后,就去找瘟神说理。

  娘娘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你去伤害他们。

  瘟神知道女娲娘娘法力无边,不敢跟她作对,说: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童在下界?娘娘笑道:这样吧,我立夏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你认谁记号,干万不得胡来。

   这年立夏那天,瘟神醒来,背起疫袋,又急冲冲来到下界,但是从早跑到晚,见到的孩子胸前都有个网兜,不敢动手,最后瘟神精疲力尽,气呼呼地累死在路上。

   瘟神死后,孩子们也就把挂在胸前的蛋吃掉了。

  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以后每年立夏,家家户户都煮蛋给孩子们吃,立夏吃蛋的风俗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