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莆田的历史文化

  莆田的历史文化是莆田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地名来历、语言、地方习俗等的。

  那么关于莆田的历史文化以及莆田的历史文化有哪些,莆田的历史文化名人,莆田的历史文化典故,莆田的历史文化典故有哪些,莆田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莆田的历史文化

莆田的历史文化

  莆田的历史文化是莆田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地名来历、语言、地方习俗等。地名来历:历史上的莆田平原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当地野草杂生,人们为了除去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语言:当地的语言主要是莆田话。地方习俗:当地的习俗有很多,比如子春节期间,当地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项目,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演戏、巡郊游等的。

  莆田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地名来历、语言、地方习俗等。

  地名来历:历史上的莆田平原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当地野草杂生,人们为了除去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

  莆田也被叫做莆仙、荔城。

  语言:当地的语言主要是莆田话,这些语言可以更好的拉近莆田人民的距离,同时在当地说莆田话比较亲切。

  地方习俗:当地的习俗有很多,比如在春节期间,当地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项目,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演戏、摆粽轿、巡郊游等。

  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穿着本地独特的服装去参加这热闹欢快的活动,这个时候,还会吸引很多外地人来这里参观游览。

莆田历史文化有什么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

  它具有多重的地缘特征:东临大海,近有湄洲岛、南日岛相依,远有台湾岛作屏障;西北有大山阻隔,主要山脉使莆田与周边地区形成多重屏障,陆域为福州与泉州交接处的过渡地带。

  莆田于唐代肇始发祥,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莆田开发初期就呈现许多优势:一是远离兵燹。

  唐宋两朝,中原烽火连天;这里却是世外桃源,政治上相对稳定,两宋经济繁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宋代成为莆田历史上文化最辉煌鼎盛时期,它留下的文化积淀为明清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二是由于地形阻隔,莆田发祥前是个封闭地区,当中原汉人带来他们用聪明智慧创造的华夏文化时,莆田便以拿来主义的办法,把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一个后来居上的态势;三是多元文化熏陶。

  莆田开发后,各种文化基因都融入莆田,莆田以开放的心态给予接纳。

  这就促进了莆田文化的成熟与发展。

  正由于有这多种因素,使莆田从宋代起就被称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一千多年来,随历史演进,营就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具体表现在:  

   一、人文璀璨。

  自唐至清,在选拔封建社会主体的进士考试中,钟灵毓秀的莆仙两县考中2370多名进士(含特奏名等),其中获状元的12人,榜眼7人,探花5人。

  进入宰相官阶的14人,当过尚书30多人,侍郎30多人,这些出仕者中,有的不仅为政坛上的俊秀,且也是文坛的高手。

  唐黄滔闽中文章初祖的称誉,宋蔡襄的政德,郑樵的史字,刘克庄的文学,林光朝的理学,还有郑侨的清正,陈文龙的忠贞,江春霖的刚直,王于浩的无畏……这些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功绩彪炳史册,浩气振兴中华。

  

   二、文物丰厚。

  莆田市拥有国家级文物4处、省级文物22处、市县两级文物387处。

  这些文物中有名寺名刹几十处,广化寺、梅峰寺、龟山寺、三会寺、圆通寺、龙华寺、湄洲祖庙及三清殿等,有名塔几十处:广化寺释迦文佛塔、东岩山石塔、凤山无尘塔、龙华双塔。

  有古代水利工程陂坝多处:木兰陂、泗华陂、延寿陂,还有建筑古樵楼等古遗址、摩崖石刻等,丰富多彩。

  

   三、著述浩瀚。

  莆田人历代著述卷帧浩繁,据不完全统计,唐有25部,宋有632部,元代有60部,明代有994部,清代有470部,被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有书目57部1082卷,存目74部1196卷。

  

   四、妈祖文化。

  妈祖出生于莆田沿海农村,生前除恶扶正,济世救人,逝世后人们仍信仰她,把她作为神来崇拜。

  随历史演化,妈祖信仰演绎为妈祖文化。

  至今全世界有妈祖信徒2亿多人,妈祖庙2500多座,几乎凡有华人的地方均有信仰妈祖及其庙宇。

  尤为台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妈祖文化寻根热,妈祖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全岛有一百多座妈祖庙组团来湄洲谒祖,妈祖文化架筑民间文化交流桥梁,搭台唱经济戏,莆田市外贸企业中,台资占40%。

  

   鉴于莆田文献名邦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1994年,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市建委等八家,共同发起召开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吴建华为组长的筹备领导小组,着手开展各项申报工作。

  1999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莆田市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