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

  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是有例如阿坝中蜂、长白山中蜂、天柱中蜂、北中蜂等品种的。

  那么关于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以及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呢,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图片,中蜂哪个品种能保持强群?,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图片,中蜂什么品种蜂王维持大群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

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

  维持大群的中蜂品种有哪些是有例如阿坝中蜂、长白山中蜂、天柱中蜂、北中蜂等品种的。

  阿坝中蜂

  阿坝中蜂是在四川省阿坝州独特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有耐寒性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且能维持大群等优点,春季开繁时间较迟但繁殖速度极快,越冬后最小群势为0.5框,但在流蜜期最大群势可达12框并能维持5~ 8框子脾,出现分蜂王台时蜂群的群势为6 ~ 8框左右。

  长白山中蜂

  长白山中蜂是在东北长白山独特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耐寒性在所有中蜂品种中都是最强的,越冬群势下降率8~15%,早春最小群势1~3框蜂,5~6月份繁殖速度达到高峰并开始自然分蜂,一个蜂群每年可繁殖1 ~ 3个新分群,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以上并能维持5 ~ 8框子脾。

  天柱中蜂

  天柱中蜂是在贵州省天柱县独特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有分蜂性弱、采集力强且能维持大群等优点,一般情况下群势在10框以上,流蜜期最大群势可达12 ~ 17框并能维持5 ~ 8框子脾,野生群甚至可达20框,但群势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某些地方可能只有7 ~ 8框蜂。

  北中蜂

  北中蜂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的一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有耐寒性强、分蜂性弱、性情温驯且能维持大群等优点,耐寒性仅次于长白山中蜂,越冬群势下降率10~ 15%左右,早春最小群势1~3框,蜂王在产卵盛期有效产卵量最高可达1030粒,流蜜期最大群势可达15框。

中国蜜蜂种类有哪些?

  现阶段,蜜蜂科可分为三个亚科:木蜂亚科Xylocopinae、艳斑蜂亚科Nomadinae和蜜蜂亚科Apinae。

  我国境内所存在的有木蜂亚科的3个族:木蜂族xyloeopini、小芦蜂族Allodapini和芦蜂族Ceratinini;蜜蜂亚科的六个族:条蜂族Ahntophorini、长须蜂族Eueerini、栉距蜂族Ctenopleetrini、蜜蜂族Apini、麦蜂族Meliponini和熊蜂族Bombini。

  中国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喀尼阿兰蜂和新疆黑蜂以及西方蜜蜂的一些杂交种。

  其中有些蜂种已成为某些地区的当家品种。

  就中国而言,中国饲养最普遍的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

  据最近的中华蜜蜂种质资源普查表明,其分市在除新疆以外的中国各省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区。

  总体来说,分布在北方的中蜂个体稍大于分布在南方的。

  全国饲养量200多万群,约占全国蜂群总数的l/3左右。

  中蜂工蜂腹部颜色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有的麻黑,有的较黄。

  蜂王有枣红色和黑色两种。

  雄蜂一般为黑色。

    

  中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

  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

  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咬旧脾。

  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

  喜欢迁飞,在缺蜜或受到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

  恋巢性差,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

  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

  工蜂扇风时,头朝外向内鼓风。

  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意大利蜂适应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蜜源特点、因此,当20世纪初由日本和美国引入后,深受各地欢迎,推广极快。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的西方蜜蜂都是意大利蝉。

  蜂王的腹部多为黄色至暗棕色,尾部黑色,只有少数全部是黄色。

    

  意大利蜂性情温和,产卵力强,育虫节律平缓,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

  工蜂勤奋,采集力强,善于利用流蜜期长的大宗蜜源。

  分泌王浆能力强。

  产蜡多,造脾快。

  保卫和消巢能力强。

  喜采胶。

  工蜂扇风时头朝内向巢门外抽出湿气。

  其主要缺点是定向力较差,在高纬度地区,越冬较困难,消耗资源多,抗病力较弱。

  中国蜜蜂具体种类:

  黑小蜜蜂Apis  (Micrapis)andreniformis  Smith  ,  1858

  别名:小排蜂。

  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源、耿马;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小蜜蜂Apis  florae  Fabricius  ,  1787

  别名:小草蜂。

  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的北纬26o40’以南,海拔1900m以下地区,广西南部的龙州、百色、上思等地;国外分布于阿曼北部和伊朗以东的南亚和东南亚等国。

  黑大蜜蜂Apis(Megapis)laboriosa  Smith  ,  1871

  别名:岩蜂、喜马拉雅排蜂、雪山蜜蜂。

  分布: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南麓,西藏南部,云南横断山脉的怒江、谰沧江、金沙江、洪河流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

  大蜜蜂Apis(Megapis)dorsata  Fabricius  ,  1793

  别名:排蜂、马长蜂(傣名)。

  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国外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东方蜜蜂Apis(sigmatapis)  cerana  Fabricius  ,  1793

  分布:亚洲,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生存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