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明孝陵是谁的墓

  明孝陵是谁的墓?是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的。关于明孝陵是谁的墓以及明孝陵是谁的墓简介,明孝陵是谁的墓地,明孝陵墓在哪里,明孝陵陪葬墓,明孝陵是明朝什么的坟墓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明孝陵是谁的墓

明孝陵是谁的墓

  是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的。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

  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

  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葬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介绍

  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

  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

  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

  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明孝陵是谁的墓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之墓,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墓葬之一,现在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帝王墓葬一般都会被盗墓者觊觎,保存完好者甚少。

  而明孝陵却相对完整的保留至今,这座帝陵一直被疑云笼罩,充满神秘的色彩。

  据记载,明孝陵虽是朱元璋的陵寝,但很长一段时间,却没人能够确定朱元璋的地宫位置在哪里。

  直到1998年,南京当地的文物保护专家们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精密磁测仪器勘验明孝陵,用了整整六年时间,耗费了无数心血,才解决了困扰人们600年的谜团。

  朱元璋的地宫在独龙阜地下几十米的深处,而且保存完好,没有出现被盗挖盗掘的迹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孝陵这么久都无人敢盗呢?

  朱元璋病逝后,与马皇后一起葬入了孝陵。

  但明孝陵的工程建设总耗时长达30多年,占地面积足有170多万平方米,耗资无数。

  其工程量之大,无法想象。

  虽然有种说法称,因朱元璋的杀气太重,所以盗墓贼根本就不敢靠近明孝陵,生怕会遭到朱元璋鬼魂的报复。

  但事实上,这个理由只是迷信的一种说辞,明孝陵不被盗掘,是由多种因素一同决定的。

  一是其周密的防盗措施。

  孝陵内部设置了鹅卵石防盗机关,且结构异常复杂,内部弯弯曲曲的细道犹如迷宫一般,盗墓贼即使侥幸进入,也很有可能会迷失在地宫深处。

  二是得益于历朝历代的保护。

  从明代至清代,都有驻军专门守护陵墓,清代时,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历任皇帝都会派人定期修缮孝陵。

  三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明孝陵就建立在明故宫的旁边,两者的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

  就是这样特殊的位置,使它减少了很多被盗的风险,并能安然度过几百年岁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