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

  关于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今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吃什么,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而且是干什么的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习俗,最早源于远古百越族祭祀龙的图腾节日。

  先秦时期,古人将五月视为毒月,五月初五更是恶日。

  因为此时正值仲夏时节,气温上升,酷暑降临,百虫肆虐,疾病多发,瘟疫常随之而来。

  民谚道: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故端午的习俗,通常都是以除瘟、驱邪,祈求吉祥安康为主。

  古时候的端午节的风俗

  古时,端午习俗颇为丰富,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沿袭荆楚习俗,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古人认为端午这天采的草药,对治病是最有效验的,所以要沐兰汤,还要悬挂艾草、菖蒲等于门上,用其芳香气息来防蚊虫、辟邪。

  民谚道: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此外还要饮菖蒲雄黄酒,系五彩丝于臂,以避除百疾,而禁百虫。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端午节又逐渐融合了对屈原、还有伍子胥或曹娥等人的纪念。

  无论如何变化,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寄托着人们祈求吉祥安康美好愿望的重要节日。

  端午节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说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是一个庄严肃穆的节日,它不同于以往节日,没有儿童节、劳动节、春节那样欢快,不可以说端午节快乐,应该说端午节安康,端午节跟祭祀缅怀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表示尊敬,应该用平安、健康来代替。

  2、不要招惹五毒

  五毒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广,它们分别是蜘蛛、蛇、蟾蜍、蝎子和蜈蚣,据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五毒的毒性会额外增大,所以千万不要捉五毒。

  3、不可以下河游泳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当年屈原跳进江中自尽,和屈原有一定的关系,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投放粽子,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尽量不要下河游泳。

  此时天气尚未酷热,冷水刺激,会身体健康会造成影响。

  4、吃粽子要注意份量

  端午节这一天,粽子是主要的节令食品,除了自己吃,还会当成送礼的礼品,给亲朋好友、邻居、同事,所以端午节这几天,见到的粽子越很多,粽子是糯米制成,又添加了大量的糖分,还有肉粽等,热量大、甜度高,最主要的是黏度大,不容易消化,在肠胃中会引起积食。

  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不要大量食用粽子,一天1-2个即可。

  5、插艾草要注意过敏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人们喜欢把艾叶悬挂在家门口,一来可以驱逐蚊虫,二来可以辟邪,很多地方也把端午节叫为艾节,在插艾草之前,要先搞清楚体质,以免过敏。

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和风俗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特色饮食

  1、粽籺

  端午节食粽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3、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