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是指多少岁
不惑是指多少岁是不惑指的是四十岁,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的。
那么关于不惑是指多少岁以及不惑是指多少岁的年龄,花甲是指多少岁的年龄,知天命是指多少岁,期颐是指多少岁,不惑是指多少岁花甲是指多少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不惑是指多少岁
不惑是指多少岁是不惑指的是四十岁,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其源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后人遂以不惑之年来称呼年至四十岁的人的。
不惑指的是四十岁,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
其源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故后人遂以不惑之年来称呼年至四十岁的人。
典故
《论语·为政》篇有孔子的一段人生为学进德的自述:吾十有五志于学。
三十而立;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级含义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
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
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释义
1、遇事能明辨不疑。
2、作40岁的代称。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
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
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扩展资料: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幼年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