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是清明节源于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的。

  那么关于清明节是怎么来的以及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来历,清明节是怎么来的?为了纪念什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简单介绍,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故事传说,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来历 风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是清明节源于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是晋文公身边的一个随从,在晋文公还没有成为国君,逃难在外时,曾忠心伺候,不惜割肉以喂。在介子推死后,晋文公下令每年介子推的忌日,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久而久之,便演变成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了的。

  清明节源于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

  谈到清明节,熟悉历史的人就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

  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

  他以为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母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中国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三月节。

  起源于我国古时著名的气象学著作《历书》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

  1、清明节起源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墓祭仪式。

  后来,在这一天,人们也照做,祭拜祖先,扫墓。

  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

  最初,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唐朝来的时候,朝拜扫墓的日子被定为寒食节。

  2、清明节的名字也来自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105天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持续15天。

  作为一个节气,清明在春分之后。

  此时,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充满活力,天气晴朗,田野明亮干净,大自然处处充满活力。

  用清明这个词来称呼这一时期是恰当的。

  3、冬至后105天被称为冷食。

  在过去,火和冷食是被禁止的,所以它也被称为寒节和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在绵山被烧死,晋文公下令禁止生火。

  介子推来自山西,所以冷食习俗最早流行于山西。

  在过去,冷的食物会引起火灾。

  第二天,王宫里举行了一场为生火而钻孔的仪式。

  人们还用柳条互相乞求生火。

  清明节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假期安排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早清明,晚寒食)。

  有些地方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

  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

  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

  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

  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

  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

  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

  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2009年,又改为三天。

  2014年清明节假期为4月5日至4月七日。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一、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二、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三、吃青团(清明粿)

  在江南一带地区清明时期总会吃一种特别的美食——清明粿,也有地方叫做青团、糍耙、艾草团子、艾草饼等。

  清明粿多用艾草制作而成,加入糯米粉或者大米粉揉捏而成,内衬以白糖,豆沙、肉馅、菜馅等。

  口味或甜或咸,软糯可口。

  四、斗鸡

  斗鸡曾经盛行于明清时期,是古代达官贵人地主阶级的贵族游戏。

  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便有记载。

  但是清中期之后,斗鸡慢慢消失了。

  五、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1、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明》  2、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3、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张继《闾门即事》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王禹俏《清明》

  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闾门即事》

  6、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唐·戴叔伦《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7、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8、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唐·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9、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清明》

  10、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

  ——《清明祭诗》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