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是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的。

  那么关于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以及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呢,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学校,翰林院谁设立的,翰林院是现在的什么部门,翰林院设立于哪个朝代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是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翰林院

,设立于

唐朝

  初时为供职具有

艺能人士的机构

,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翰林学士担当

起草诏书

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的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

  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翰林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翰林院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

  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

  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乃一度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 ,以备起草急诏( 兼撰拟诗文 ) 。

  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 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秩品 。

  初置时并无员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

  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

  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

  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 。

  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学士院有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院使(或称翰林院使),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 系 的作用 ,在政治上 有很大影响 。

  后晋天 福五年(940)曾宣布废除翰林学士,将草拟 诏制之权归还中书舍人,但不久又恢复。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

  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

  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

  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院。

  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与学士院的翰林院无关。

  西夏设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

  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

  金天德三年(1151),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

  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

  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

  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

  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

  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

  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

  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