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明代青花瓷特点

  明代青花瓷特点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的。

  那么关于明代青花瓷特点以及明代青花瓷特点(图),明代青花瓷特点介绍,明代青花瓷特点是什么,明代青花瓷特点和价值,明代青花瓷的特点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明代青花瓷特点

明代青花瓷特点

  明代青花瓷特点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的。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术,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发展。

  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

  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

  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

  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

  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

  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

  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

  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

  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

  也有部分国产青料。

  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

  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

  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

  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

  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

  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

  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明代青花瓷器特征

  1、整体形制

  器型方面基本保留了元代青花瓷的传统,碗、盘、罐等日用器与元青花基本一致,但民窑工艺水平与官窑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是形似,比如碗、盘多是向外撇口,中间圆弧收腹,圈足较小但足墙较厚;罐多是口沿很短,宽部很宽、很圆润,而且向下急收,与鬼谷子下山罐基本一样,这些就是明初民窑青花瓷的整体形制。

  2、青花料特点

  明初民窑青花瓷基本上用的都是国产青料,因此青花发色普遍偏灰,从洪武至天顺虽有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但延续到景泰、天顺朝,青花发色仍不十分鲜艳、明丽,当然也有少数用的外来青料,在民窑器里可是凤毛麟角,只有一点是与官窑器一致的,那就是青料浓重处会形成铁锈斑。

  3、纹饰图案

  首先讲画法,基本上只有一笔点画、拓染和勾勒点染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也是逐步发展的。

  洪武至永乐朝多用一笔点画法,即所有的图案都是用笔一次性画出来的,这就要求画师手法纯熟,类似于水墨画中的写意,重意不重形,不懂画的人看来,可能类似于小学生作品,懂的人才能看出其飘逸、洒脱的美,不过说实话,有些据说很厉害的图案,小编是看不出美,

  宣德朝用拓染法的很多,所谓拓染就是用一个大笔多次涂染出花瓣、缠枝莲等图案,和今天的油画是一个道理,重点是上色,手工上色往往造成浓淡不均匀,但高手画师正是利用这种方法,才能画出浓淡搭配的图案,幻化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发展到正统、景泰、天顺朝多用勾勒点染法,所谓的勾勒点染简单来说就类似于工笔画,只不过画线的工具改成了毛笔。

  明初

  以上三种画法决定了明初民窑青花瓷的纹饰图案特点,或为简笔大写意的抽象画、或为层次感丰富的缠枝花卉、或为颇具特色淡青小工笔。

  4、圈足特点

  圈足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洪武到天顺比较一致的特征是火石红,不一致的特征发展过程如下:

  洪武时期圈足内墙外斜,砂底无釉,底心有乳点。

  永乐以后圈足内墙基本直立,但仍然较厚,而且无釉。

  宣德以后圈足开始变薄,底心开始有釉,而且变平,没有乳点,很多专家都说,从宣德开始,明代青花才摆脱元青花,有了自己的特点。

  5、胎、釉

  胎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以碗为例:

  洪武至永乐朝青花瓷口沿较薄,但越靠近圈足胎体越厚重,厚度差很大,胎质普遍一般,并不很白,而且瓷化程度不高;发展至宣德至天顺朝时,胎体厚度趋近于一致,胎的瓷化程度也更高,更具备现代瓷器的特征。

  釉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普遍偏青,有些人管这叫卵青色,这可能与明代青花瓷釉面普遍肥润有关,以至于都影响到了清康熙朝的青花瓷。

  除了颜色发青、比较肥润之外,那就是开片了,很多都会通体开片,或者说不开片的基本没有,毕竟都是500多年的老物件。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