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小常识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是不一定的。关于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以及折耳猫一般发病是几岁,串串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蓝白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立耳和折耳生的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蓝猫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

  是不一定的。

  折耳猫不一定会发病,只要有折耳猫基因就不可能有100%正常的骨骼,只是有严重和轻微的区别。

  折耳猫的这种遗传疾病目前并没有办法根治,对于病情发作的折耳猫也只能依靠药物来减轻痛苦。

  折耳猫拥有可爱的外表,甜蜜的性格。

  猫咪主人在饲养它的过程中要好好爱护它、呵护它,让它健康长大,降低发病率是对它最大的爱护。

折耳原因

  猫咪最吸引人之处除了软萌的叫声以外,逃不出圆溜溜、水汪汪的大眼和浑圆的脸部,原本向上支起的耳朵如今平贴头部,使得其脸型整体性更强,这无异于锦上添花,也就顺理成章俘获了大量拥趸。

  尽管这种造型在我们看来比起直耳愈加可爱,但从其自身角度出发,说得残酷一点,就是先天性残疾的表现,而这对于这些长相甜美,性格温和平静的猫咪来说是一生的煎熬。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遗传学家OliphantJackson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苏格兰折耳猫存在骨骼问题,并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亲本均为折耳才导致的遗传现象,同时提出为了该品种的健康,必须终止折耳与折耳交配的行为。

  2016年大样本队列研究发现折耳猫突变基因为TRPV4基因Chromsome D3:25138514位点G>T突变,该突变导致先天软骨发育不全,外耳表现即为折耳,是一种与品种相关的遗传缺陷性疾病。

  折耳猫发病年龄从一月龄到六月龄不等,大多从二月龄开始发病,病猫与同龄猫比体重明显偏轻,大多数表现发病初期猫不爱运动,间歇性两后肢交替跛行,也有病理最初不表现运动障碍,以尾椎中上段弯曲和关节僵硬为特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逐渐表现为后肢和尾巴粗短,踩高跷样跛行,弹跳能力下降,基本不活动,触诊双后肢关节和肿胀,关节活动下降,拓骨畸形,按压疼痛,指甲角化不良,钝粗,爪子不能正常收缩,尾巴基部异常弯曲固定,不能活动,骨性肿大,前肢腕骨也有类似表现。

注意事项

遗传疾病

  折耳猫天生存在着遗传性骨骼疾病,都会有机会出现某程度的骨骼及关节病变,而且这种遗传疾病没有办法完全医治,折耳猫一旦发病,只能依靠药物缓解该病带来的痛苦,而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折耳猫最终会瘫痪,并承受极大的身体折磨,主人到最后往往只能选择让猫咪安乐死。

体质较弱

  除了天生就有骨骼病,折耳猫的体质普遍也比正常的猫咪稍差。

  相比于那些没有基因疾病的健康猫咪,折耳猫更容易感染猫瘟、皮肤病、过敏等毛病,也容易有呼吸系统和心脏方面的问题,因此一旦养了折耳猫,无论猫咪健康或疾病,宠物主一定要对它负责到底。

折耳猫什么颜色最贵

  银色渐层,或者双色和3花,是比较贵的,蓝猫现在已经过兴了。

  像银色阴影折耳猫,下层绒毛是白色,毛尖为黑色,这种毛色分布在侧面、脸部、尾巴,逐渐到背部、到下巴、胸部,腹部以及尾巴下侧逐渐变成白色。

  腿和脸部是同一毛色,总体颜色比金吉拉深。

  眼睛外缘、嘴唇和鼻头的外轮廓是黑色。

  鼻头:砖红色。

  足垫:黑色。

  眼睛颜色:绿色或蓝绿色。

折耳猫多大犯病

  因为折耳的基因已经携带遗传病的基因,所以2只折耳生出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高达有80%。

  发病年龄一般从两个月到六个月大不等,幼年多数表现为尾部僵硬,通常在成年后才开始出现明显症状。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怎么判断?

  不一定,折耳猫如果携带Fd基因发病率就比较高,可根据尾巴来判断,尾巴硬、短都是发病的征兆。

  根据国外资料记载和基因分析表明,苏格兰折耳猫之所以耳朵会向前折叠,是由常染色体上名为Fd的突变基因控制呈显性遗传,一般在繁育时会选择苏格兰折耳猫与美国短毛猫,或英国短毛猫等品种猫进行繁殖,这样就能生下相对健康的折耳猫。

  然而 并不是说这样繁殖出的猫就不会存在猫骨软骨发育异常的隐患,只要猫咪携带Fd基因就有可能会发病,只不过相比苏格兰折耳猫与苏格兰折耳猫繁殖出的后代发病程度更轻,发病的年龄更大而已。

  没有丰富经验的人根本无法分辨折耳耳朵因为天气或身体变化而立起的假立真折,特别是国内那些乱配的,品质极差的折耳甚至折耳串,有非常大的耳朵,这样的折耳耳朵立起来后,有时甚至连专业繁育人都分辨不出来。

  还有一种真正的折耳和英短繁殖依然会出现病猫的情况,就是这个折耳本身就是失格的不适合繁育的,比如尾巴硬,比如尾巴短,这些症状都是发病的征兆。

  所以说,这个品种是非常特殊的,需要繁育人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经验。

  因此确实不建议乱繁殖。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子健常识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